我們經常說,剛開始進行收納或斷捨離,都不能操之過急,面對大量物品要進行分類、取捨都是一件「偉大的工程」,但只要規劃好落實執行,每天做一點,總會有完成的一天。
堆積的物品處理較容易,但累積的情緒問題,又是否如此簡單?若然儲存太多負面情緒不去清理,爆發時可能難以收拾。
這是一個較幸運的個案,S是家中獨女,爸爸在她中學時離家後人間蒸發,只剩下她和母親雙依為命。性格沉實勤奮,在職場上跟同事、上司雖保持良好關係,但是同事午餐或公司聚會她都禮貌地拒絕,放工放假都留在家。S最近經常失眠、胃痛,去看醫生都說沒太大問題,開些藥叫她放鬆一點。
原來,早前公司調升她任職新部門的主管,S開始感到有壓力,但卻認為只要花多點時間再勤力一點就可以解決,事實上這次挑戰是人事管理,並非單靠看書、上課就成功。其中有兩位新來的同事,態度傲慢,表現又未如理想,令S不知所措,有一夜她在房間想:到底自己做錯甚麼?想着想着崩潰地哭起來,媽媽聽到她的嚎哭聲,便向她問個究竟。
媽媽安慰女兒說:有難題不要放在心裏,你可以試跟媽媽說,雖然未必幫到忙,但就當媽媽是個「樹洞」吧。媽媽續說,當年爸爸一走了之,其實也十分痛苦,但也不敢表現出來,怕影響女兒的成長,她很清楚,兩母女要堅強生活,先要對「自己好一點」,她用寫信的方式,把不快事寫下,然後撕掉;每天堅持去公園走走,平日跟茶客聊些無謂事,盡量不要把負能量帶回家。
S聽後萬萬估不到媽媽原來如此堅強,她以為不說出來,就會自然消失,事實並非如此。後來S在同事介紹下,竟然報了打鼓班,她覺得打鼓讓她好好發洩,更增加跟同事溝通的機會,甚至積極計劃組Band。
雖然那些年輕同事的態度不變,但S已不在乎,只期待上打鼓課,給她釋放所有壞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