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都不同,例如:一年去幾次旅行是幸福、可以買樓「上車」是幸福、每晚有愛心湯也是種幸福。朋友J小姐說她很「幸福」,也有了「幸福肥」,全因她嫁了一個愛打掃的丈夫。

這位J小姐本身條件不俗,樣子標致、碩士畢業、專業人士,因此從來不乏追求者,直至她宣布找到真命天子Y先生,令不少人大跌眼鏡,因為Y個子不高、其貌不揚,是一間小店的甜品師傅。

J說她喜歡Y個性簡單,話不多,是個好好聆聽者,她工作上遇到不快時,都可以向Y傾訴,他就會弄一些甜點安慰她,本來J不是甜品控,但Y的甜品好像有魔法,慢慢把她俘虜了。

經過半年的相處,她倆決定步入教堂,最初有朋友擔心她會否太衝動?但至今已婚九年,相處融洽,在最近一次聚會, J說她現在過得很幸福,因為她的丈夫很愛做家務,J說她的工作壓力大、時間長,所以回家後都不想洗衫煮飯打掃,但Y從不介意,更主動做各種家務,她最初都感到很慚愧,作為妻子,首要任務不是要打理好一頭家嗎?

話雖如此,但每對夫妻,自有一套相處方式,好像他們經過多年磨合,懂得分工合作。J不喜歡做家務,Y卻很愛打掃,所以這方面就交給他;相反,Y很怕投資理財不善於電腦,J卻是這方面的專家,所以就由她處理,在旁人眼中兩夫婦好像調換了身份,但最重要是他們選擇了適合自己的生活模式。

情形就像到每個家庭進行收納一樣,每個家庭成員的需要和習慣都不相同,重點是按自己的生活方式、習慣而行,並且互相遷就和尊重,不用盲目追隨社會大眾所訂下的「標準」,日子才能過得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