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人想進行斷捨離不外乎:居住空間太細、過多雜物、搬家等等。有想過其實可以用來「減壓」?

香港人生活環境十分擠迫,加上節奏急速的工作,容易造成壓力。放工回家,還看見一大堆銀行信或帳單、未洗的衣服、舊雜誌舊書,是否令人煩上加煩?即使疫情下在家工作,可能也要同時間兼顧家人三餐、安排小朋友上網課,再加上清潔消毒、冒着寒風排隊檢測等等等,情緒隨時「爆煲」。

斷捨離,正正可以帶來減壓作用, 因為斷捨離是一種「減法」生活,去除不必要的東西,為生活清空雜物之餘,同時也清空煩惱。

不過,要注意,一開始進行「斷捨離」有些人會有壓力,因為不知道由那裏開始,又擔心會花很多時間,又怕難以維持,進行一兩天會放棄,很快又打回原形。想着想着,又會產生壓力,豈不是失去斷捨離的原意 ?

所以應由小範圍開始,按自己每一天有多少時間決定整理收納範圍,例如家庭主婦,今天有30分鐘時間可以運用,先由一個廚房櫃桶開始,不需急於一次過將整個廚房進行大收納,若時間再多,可以推進至一間房間、客廳等等。

斷捨離當中最難的一關,就是脫離物欲,以我為例,我是十分喜歡時裝,但是,為了不衝動購物,每次想買衣服時,我都會進行「停一停   心呼吸」方法,這個「心安方法」本是由常霖法師等人發起,用心感受自己呼吸以減壓和紓緩情緒,例如想發脾氣時,先停下來,調節呼吸,這是訓練自己的覺察力,覺察力愈強,便清楚知道自己的想法、情緒和行為,不容易下錯決定,壓力和怒氣也會慢慢平靜下來;而我就應用在脫離物欲當中,每當有購買欲時,先停一停,用心呼吸,在平靜的情緒下才決定是否有購物需要。

如果你也想紓緩壓力,不妨在早上起床後或者晚上睡覺前,用5分鐘打坐,靜下來只留意自己呼吸,如果有其他思想突然入侵,立刻回復專注自己呼吸,這個便是覺察力練習,覺察力增強就更懂得如何控制自己情緒。

在生活上,利用這種心法,有助踏上斷捨離或收納之路,而釋放了空間壓力,也等如釋放了生活壓力,相輔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