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台灣作家/書評人芬妮的專頁,看到她引用吳敏恩老師著作《家的樣子 你的樣子》 其中一句:「不會整理的人是懶人,會整理的人是比懶人更懶的人,因為懂得先解決眼前的小麻煩,不至於累積導致日後的大麻煩。」芬妮十分贊同,並指把屋企做到整潔明淨,都是因為懶!因不想花心力勞力一直整理,所以乾脆事先規劃好物品的數量與空間,才能騰出更多時間享受生活。
的確,整理收納的其中一項好處是,不浪費時間得以享受生活,但對於「會整理的人是比懶人更懶的人」,我卻不太認同。
如果是「懶人」,根本連整理的動力也沒有,只要肯整理就不算是懶人了。再者,因為不想花氣力一直整理,所以要事先規劃好,「心態上」是怕執拾,但「實際上」要預先做好規劃,都要花心思和力氣,也是勤力的一種啊!
所以「會整理的絕對不是更懶的人」,反而是「不會整理的人是忙人,會整理的人是比忙人更忙的人」。我認識不少人不會整理,是因為太忙,要上班要照顧家庭,(也可能忙着去玩),但是會整理的人(如我)本身已經很忙,再加上要整理家居保持整潔,怎不會是比忙人更忙的人?
說回來,這本書《家的樣子 你的樣子》的宗旨:「如果家的樣子,不再是讓人避之惟恐不及,那麼你的樣子,也不再會是煩躁焦慮。」我是認同的,道理就像相由心生,一個人的情緒是怎樣,在臉上便會展露出來,如果經常憂心忡忡,必定眉頭深鎖;相反,時刻樂觀開朗,自然會面帶笑容,所以如果一個家是整理得好,住得舒適,心情得到放鬆,樣子也不會看到焦躁不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