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不論在書店,或是網上資訊,不難發現有很多關於斷捨離、收納、極簡生活的書本或視頻出現,這些名詞聽落好像是同一種意思、同一種理念,但細心分析,便會發現當中是有分別的,不如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到底有甚麼相同與不同。
斷捨離: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捨去多餘的事物,離——脫離對物品的執着,簡單說就是清理捨棄不需要的物品,只保留對自己重要的東西,並捨棄對物質的迷戀(除物質外,也包括心靈上)。當完成以上的步驟,便可以開始進行「收納」。物品的斷捨離一開始是有點難度,可以先由一個小範圍開始,一個櫥櫃甚至乎一個櫃桶,慢慢再擴闊範圍。至於心靈上的斷捨離,日後有機會再詳談。
收納: 就是將東西放在「適當位置」令生活更方便,因此先要了解每日的生活模式,設定適合的生活路線,可以用自己高度作為一把間尺,假如在洗手間,常用的應放在中間伸手可及的位置,如每日使用的牙刷牙膏、護膚品;而不常用又輕身,例如棉花捧、頭飾等可放在頭或以上的位置。而比較大型或重的,就要放在腰部對下位置,例如: 清潔用具或消毒用品。每件物品都有其用處,分類歸納好,拿取和放回就格外輕鬆,每一段時間檢視收納位置是否適當,可以隨時因應自己需要而作更改。
極簡生活:在生活上使用最精簡最基本的物品,跟收納不同是,收納要把東西收藏或存放好,極簡反而是要做到「一眼望晒」,但選擇這種生活,第一步就是要「斷捨離」, 能夠清楚自己每日的必需用品,這種生活,能夠減少打掃的時間、襯衫的煩惱,每類物件也有一個數量限制,採用一出一入方式,即是買一件必須捨棄一件,最重要不會留低任何多餘物件。
總括而言: 三者都是提倡人類捨去多餘的事物,追求舒適而有品質的生活,金錢用在對的地方,不浪費的一種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