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有云:「未食5月糉,寒衣勿入櫳」,端午節剛過,冬天衫可以正式收埋。

對於收拾衣物,香港居住環境擠迫,如何收拾妥當,又或者取衣服的時候更加得心應手?各位可曾想過冬天需要多少件毛衣才夠穿嗎?應該很少人會深思熟慮這個問題。

每次經過時裝店看到新商品時,就會毫無節制地購買,回家才發現衣物已經堆積如山;不同職業和角色有不同衣着需要,例如上班族應該會有套裝或西裝外套,哪應該有多少件才叫適當呢?

其實也可按照四季而決定,每一個季節各留五套,其他衣物就預備一周的數量,暫定一個數字,這裏的關鍵是要親自確定,數字多少並不重要,確定才是關鍵,所謂適當的數量,就是只符合生活方式的必需品數量,一旦確定只保留每一季五套,便得切實遵守;所以如果要添置新衣服的時候,一定要先去掉一套,養成這個習慣後,除非看到品質更佳的衣服,否則便不添購新的,但是品質好的衣服通常都比較貴,是否不值得?

相反,比起去特賣場瘋狂血拼更加實際,重質不重量,養成整理的習慣,購物的時候便會確定價格同品質,因為慎重購物,對衣物也有了更多的認識,這樣便能夠令自己思考物品的本質,整理還會促使人在購物時就考慮未來將它棄置時的處理方法, 又或者應該考慮每一套衣服如果在過去一年來都沒有穿着便需要慎重處理。

另外衣服的保存和清潔也很重要,夏季將至(事實上,天氣已熱得很),冬季衣服先清潔好,換季時,盡量將已經處理乾淨的冬天衣服放在平日路線圖比較難取的地方,例如衣櫃的頂部或者衣櫃的深處,當季的衣服則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中間位和比較前的位置,可以每天清楚自己要選取的衣服,這樣安排能夠省時快捷。

選購衣服時,為免浪費,其實可以選擇比較長青的款式,有些時興的款式要確定自己是否適合,否則無論衣服的價格有多便宜,也只會放置一角,永不錄用;購買方式改變不但能避免物品增加,還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生活方式和對物品的看法,當我們有意識避免物品的增加,一定也能從物品身上獲得更多的正面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