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生活,除主張不亂買亂掉,同時也鼓勵物盡其用,因此很多人喜歡DIY,一來可廢物利用,二來可自行製作一些方便生活的工具。
同事A早前跟我分享一個有關她舊同學Cotton的DIY小故事(因工作關係,我跟Cotton也有過一面之緣),有趣得來卻又帶點無奈。
話說Cotton跟父母感情很好,所以舊同學聚會她都會帶父母一起參與,因而大家非常熟落。其中有一次茶敍,A就留意到「Cotton媽」拖着一部款式特別的手拉車,跟市面見到的完全不同,細問之下,原來是「Cotton媽」DIY出來的,她說在深水埗買了一架普通摺車,上面加個背囊綁起就用得,價錢都只是5-60蚊左右,貪佢輕身容量大,最重要款式中性,有時候「Cotton爸」幫手拉都無問題。
A就大讚「Cotton媽」創意一流,自家製「限量版」手拖車,夠環保,一架車兩份用,超抵!
殊不知Cotton卻細細聲說,何止一架?其實之前買落很多車仔,但因為用一兩次發覺不合心水,就收埋床下底,現在床下底變成「車房」,有4架車仔之多,令Cotton大感無奈。
以上情況,是否有點熟悉?很多長者們買了很多日用品或工具,但發現不合用卻又不願掉,累積了一定的數目,若不妥善處理只會愈儲愈多。到底有沒有方法解決呢?
首先,最重要是同長輩們溝通,讓他們明白物品要使用才有價值,收收埋埋又不會增值的,如果同一樣物品數量太多,提議他們將不常用的或沒用的,拿去捐贈給有需要的人士,當為自己或家人「積福」,相信他們都很樂意。
若果他們真的不捨得捐贈,可以用這一招,就是叫他們找一天、一星期或一個月,怎樣都要使用一次,來證明物品有存在價值,否則收理床底,積塵生銹,到頭來都要掉,何不早日使用它,讓它也活得有意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