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套玩穿越的港劇,講述一位爺爺因知道自己患了認知障礙症,不想拖累家人而選擇結束自己生命,很多觀眾看了這一幕也哭成淚人。劇中類近的家庭問題,相信困擾不少家庭,但面對這些情況,應積極面對及求助,與家人一起努力解決。

認知障礙症是腦退化的一種,多數發生在老人家身上,很多時會跟那些正常老化「無記性」的長者混淆。對於照顧者來說,不管是長者或認知障礙症人士,在相處和進行收納時其實分別不會太大。或者先從針對認知障礙症的收納方法開始,有了基本概念,在照顧其他老友記時便更易掌握。

借助小咭片增加記憶

其實照顧者可以準備一些小卡片,就像一些play card撲克牌,可以寫下每日的生活時間表,在網上有一些掛牆式的時間表布袋,可以放入每一張卡片,當老友記和照顧者完成一個項目便將卡片反轉,這樣便大概知道每日應該做什麼,和做了什麼。

整理收納的物件亦可以從這個方向作出提示,每日的必須品可以影相放在時間表布袋,看到相片,老友記便知道物件放在哪裏,亦明白用完之後放回哪裏。很多時有認知障礙的老友記都不喜歡被人移動其私人物件,所以照顧者開始時要一起進行整理和陪伴,像遊戲一樣和老友記把物件存放位置拍下照片。照顧者甚至可以安排老友記跟物件一起拍照,增加收納時的樂趣。

每日行程製成小冊子

整理收納需要切合每日的生活模式,照顧者可以觀察老友記每日的生活模式,例如早上使用的清潔用品和生活用品,可以放在生活路線圖其中一項,之後常用的餐具、亦可以放在路線圖之內,根據每日程序編排好路線,像去旅行的行程表一樣,建議每日行程表打印出來製成小冊子,另外亦可以影相儲存在照顧者和老友記的手提電話內,記得老友記的手提電話不要加入密碼,以免一時忘記而變得緊張焦躁,由於他們處理事情的能力下降,若一時找不到所需物品, 會令他們更加慌張,所以照顧者必須將緊急用品例如藥物,拍下照片放在老友記睡床側邊當眼處,手機亦應該拍照作紀錄,記得拍攝範圍要比較廣,能清楚明確指示擺放位置,即使照顧者不在身旁,老友記也能夠輕易找得到。

忘記位置切勿動氣

很多時候整理收納會因應生活模式改變而轉換位置,但照顧有認知障礙的老友記,我們應該小心處理,因為老友記的長時間記憶比較清晰,短時間記憶比較模糊,所以每一次想重整位置,照顧者必須先觀察,再和老友記解釋及商量,除了要拍照和寫下作為記錄。重新適應是需要時間,老友記有可能霎時忘記物件的位置,照顧者千萬不要動氣,用輕鬆的處理手法,再次提醒長者便可以了,請給予耐性和支持,令雙方生活更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