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減家中的雜物,只要花點時間就能辦得到,但是要減少電子生活、腦袋減廢排毒,你又是否輕鬆辦到呢?
最近在串流平台看了一套新上架的法國短篇爆笑劇集《網絡斷捨離》,講述劇中兩表姐妹Manon與Lea,前者是位半紅不黑/追夢中的歌手,因一次「表演意外」,成為網絡笑柄;後者則因與男友分手後變成「網絡追蹤狂」,不斷在社交媒體追查前度的生活。二人覺得一切問題源頭來自「網絡」,後來因喝醉誤將手機棄掉,加上樓下雜貨店老闆「助攻」下,決定進行戒絕電子產品30天,希望生活重回正軌,重新做人。
在現實生活,大家都很依賴網絡、電子產品,好像「一日不上網,如與世界隔絕」。但近年不少外國研究都指出,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會對身心造成傷害,在生理上,輕則影響視力或睡眠不足,延伸下去,因缺少運動和休息,會出現肥胖,繼而因引發心臟病、中風、糖尿病等疾病。
至於心理上,沉迷社交媒體或網絡遊戲,會容易產生情緒問題,例如經常與他人比較,引起自卑、妒忌等等,甚至出現憂鬱、焦慮症等問題。
除了個人身心受到影響,最重要是令人生錯過美好的事物,例如:家人的關係、愛侶之間的溝通與關懷。正如片中Lea的爸爸因太沉迷網絡遊戲,令媽媽忍無可忍下而出走。而Lea亦因為失控地「追蹤」前度,因而差點錯失一段美好姻緣。
凡事都應適可而止,要徹底斷絕電子產品當然不可能,但影響到正常生活及人際關係,便應該停下來,重新調整。為自己設定合適的使用時間,少瀏覽社交網站多看書;少打機多點運動,減少脂肪積聚、睡眠質素也會變好;多與家人聊天,在吃飯時關掉電視機,暫停看手機,聊聊一天的生活。
又或者抽時間學習整理收納,既可多點郁動亦可將家裏變得整齊舒適,也是不錯的選擇。